《蝙蝠与雷达》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蝙蝠与雷达》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2024-09-24更新 | 121次浏览 | 121次下载 | .docx
联系客服提示-合同基地,您想要合同这里都有——下载可打印

 

《蝙蝠与雷达》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蝙蝠和雷达教学设计(第二课时)教学目标:

1、朗读课文,把握课文主要内容与要点,理解飞机夜间安全飞行与蝙蝠探路之间的联系,激发学生热爱科学,乐观察与探究的兴趣。

2、借助蝙蝠探路的方法和雷达工作原理之间的对应关系进行语言和思维的训练。重、难点:蝙蝠探路的方法和雷达的工作原理之间的联系。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同学们,上一节课我们已初读了课文,也了解了课文的大意,并学习了前面三个自然段,谁能回忆课文内容,完成这一道填空题呢课文主要讲了科学家(通过反复试验),揭开了(蝙蝠在夜间飞行)的秘密,并从中受到启发,(给飞机装上雷达,解决了飞机在夜间安全飞行的问题)。(齐读)

2、学生质疑:围绕这个主要内容,你们想知道什么呢(可能提出:人们从蝙蝠身上得到了什么启示蝙蝠是怎样探路的为什么装上雷达飞机就能安全飞行了呢)同学们都是会学习的孩子,提出了这么多有价值的问题,这节课我们也来当一回科学家,共同揭开蝙蝠飞行的秘密。

二、小组合作,了解试验的过程。

1、科学家们是怎么做的课文哪些段落写了这些内容(小节)请同学们快速默读小节,完成表格上的内容,同桌间互相交流。试验顺序试验方式试验结果试验结论第一次1/5第二次第三次

2、展示讨论的结果。

3、复述实验过程:你能根据这个表格的内容给大家讲讲科学家们做实验的经过吗

4、教师小结:在相同的实验条件下,只要改变试验方式,其结果也会发生变化。在这三次试验中,作者把那一次写得特别具体是怎样写的为什么要这样写理解“横七竖八”的意思,课文指什么两个“许多”把这个词写具体了。在这样的实验条件下,蝙蝠的表现是怎样的(蒙上眼睛,飞了几个钟头,铃铛一个也没响,那么多的绳子,它一根也没碰着)从中我们能体会到蝙蝠的飞行水平实在高超,与课文的那一段互相呼应(第三自然段)教师小结:后两次实验因为条件相同,结论也相同,只不过改变了试验方式,所以略写了,让人读来觉得十分精炼又一目了然。因此,我们在写文章的时候,也应该做到有详有略。

5、接力读46小节。(1、2组读第4节,3、4组读第5节,齐读第6节)屏示、齐读。

6、三次不同的试验证明,蝙蝠夜里飞行,靠的不是眼睛,它是用嘴和耳朵配合起来探路的(理解“配合”然后指名读、齐读这句话)。

三、学习第七、第八自然段

(一)蝙蝠是怎样用嘴和耳朵配合起来探路的呢自由读第7自然段。师生反馈,相机展示课件。

1多媒体演示蝙蝠利用超声波探路。

2读懂了吗谁能把这四张卡片:嘴巴、耳朵、发出超声波、反射回来”贴在相应的位置上3指名贴卡片。

4能看着这个示意图讲述蝙蝠是怎样探路的吗

5、师述:我们已经知道了蝙蝠就是这样靠嘴和耳朵配合起来探路的。那么科学家为了揭开这个秘密,又经过怎样的研究呢(出示两个句子),默读后对比有什么不同(第二个句子用了“反复”“终”),你从这两个词语中体会了到什么(得出一个科学结论并不是一件轻而易举的事,它需要科学家付出艰辛的努力)6让我们一起用赞赏的语气再读第七自然段。过渡:雷达究竟是怎样工作的,它与蝙蝠之间又有哪些相似之处呢

(二)、理解飞机如何利用雷达探路

1、飞机是怎样用雷达探路的

2、多媒体演示飞机利用雷达探路的特点。

3仿照前面把四张卡片“天线、荧光屏、发出无线电波,反射回来”贴在相应的位置上。

4比较雷达的工作原理和蝙蝠探路的方法有什么相似之处。指名进行比较。师生评议、补充。多媒体显示:雷达的天线就像是蝙蝠的。雷达发出的无线电波就像蝙蝠。雷达的荧光屏就像蝙蝠的。指名填空。

5.师:雷达的发明是科学家从蝙蝠身上得到的启示。这种从研究动物的特别功能后得到启发,发明出科学仪器、机械为人类服务的科学叫仿生学。你知道还有哪些发明创造是从生物身上得到启示的四.课外延伸:生物真是人类的好老师,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人们会在生物的启示下将会有越来越多的发明创造。课后收集仿生学的有关资料,认真阅读。我相信,通过收集这些资料,会带给我们更多的启发。

五、课后作业1朗读课文。

2课后阅读有关创造发明的读物。

 

《蝙蝠与雷达》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蝙蝠与雷达》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蝙蝠与雷达》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蝙蝠与雷达》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蝙蝠和雷达教学设计(第二课时)教学目标:

1、朗读课文,把握课文主要内容与要点,理解飞机夜间安全飞行与蝙蝠探路之间的联系,激发学生热爱科学,乐观察与探究的兴趣。

2、借助蝙蝠探路的方法和雷达工作原理之间的对应关系进行语言和思维的训练。重、难点:蝙蝠探路的方法和雷达的工作原理之间的联系。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同学们,上一节课我们已初读了课文,也了解了课文的大意,并学习了前面三个自然段,谁能回忆课文内容,完成这一道填空题呢课文主要讲了科学家(通过反复试验),揭开了(蝙蝠在夜间飞行)的秘密,并从中受到启发,(给飞机装上雷达,解决了飞机在夜间安全飞行的问题)。(齐读)

2、学生质疑:围绕这个主要内容,你们想知道什么呢(可能提出:人们从蝙蝠身上得到了什么启示蝙蝠是怎样探路的为什么装上雷达飞机就能安全飞行了呢)同学们都是会学习的孩子,提出了这么多有价值的问题,这节课我们也来当一回科学家,共同揭开蝙蝠飞行的秘密。

二、小组合作,了解试验的过程。

1、科学家们是怎么做的课文哪些段落写了这些内容(小节)请同学们快速默读小节,完成表格上的内容,同桌间互相交流。试验顺序试验方式试验结果试验结论第一次1/5第二次第三次

2、展示讨论的结果。

3、复述实验过程:你能根据这个表格的内容给大家讲讲科学家们做实验的经过吗

4、教师小结:在相同的实验条件下,只要改变试验方式,其结果也会发生变化。在这三次试验中,作者把那一次写得特别具体是怎样写的为什么要这样写理解“横七竖八”的意思,课文指什么两个“许多”把这个词写具体了。在这样的实验条件下,蝙蝠的表现是怎样的(蒙上眼睛,飞了几个钟头,铃铛一个也没响,那么多的绳子,它一根也没碰着)从中我们能体会到蝙蝠的飞行水平实在高超,与课文的那一段互相呼应(第三自然段)教师小结:后两次实验因为条件相同,结论也相同,只不过改变了试验方式,所以略写了,让人读来觉得十分精炼又一目了然。因此,我们在写文章的时候,也应该做到有详有略。

5、接力读46小节。(1、2组读第4节,3、4组读第5节,齐读第6节)屏示、齐读。

6、三次不同的试验证明,蝙蝠夜里飞行,靠的不是眼睛,它是用嘴和耳朵配合起来探路的(理解“配合”然后指名读、齐读这句话)。

三、学习第七、第八自然段

(一)蝙蝠是怎样用嘴和耳朵配合起来探路的呢自由读第7自然段。师生反馈,相机展示课件。

1多媒体演示蝙蝠利用超声波探路。

2读懂了吗谁能把这四张卡片:嘴巴、耳朵、发出超声波、反射回来”贴在相应的位置上3指名贴卡片。

4能看着这个示意图讲述蝙蝠是怎样探路的吗

5、师述:我们已经知道了蝙蝠就是这样靠嘴和耳朵配合起来探路的。那么科学家为了揭开这个秘密,又经过怎样的研究呢(出示两个句子),默读后对比有什么不同(第二个句子用了“反复”“终”),你从这两个词语中体会了到什么(得出一个科学结论并不是一件轻而易举的事,它需要科学家付出艰辛的努力)6让我们一起用赞赏的语气再读第七自然段。过渡:雷达究竟是怎样工作的,它与蝙蝠之间又有哪些相似之处呢

(二)、理解飞机如何利用雷达探路

1、飞机是怎样用雷达探路的

2、多媒体演示飞机利用雷达探路的特点。

3仿照前面把四张卡片“天线、荧光屏、发出无线电波,反射回来”贴在相应的位置上。

4比较雷达的工作原理和蝙蝠探路的方法有什么相似之处。指名进行比较。师生评议、补充。多媒体显示:雷达的天线就像是蝙蝠的。雷达发出的无线电波就像蝙蝠。雷达的荧光屏就像蝙蝠的。指名填空。

5.师:雷达的发明是科学家从蝙蝠身上得到的启示。这种从研究动物的特别功能后得到启发,发明出科学仪器、机械为人类服务的科学叫仿生学。你知道还有哪些发明创造是从生物身上得到启示的四.课外延伸:生物真是人类的好老师,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人们会在生物的启示下将会有越来越多的发明创造。课后收集仿生学的有关资料,认真阅读。我相信,通过收集这些资料,会带给我们更多的启发。

五、课后作业1朗读课文。

2课后阅读有关创造发明的读物。

 

阅读全文
(想阅读完全部图文内容,您需要先登陆!)
如果喜欢本篇内容,请赞赏鼓励哦!
尚未有人赏赞,赶紧来一个吧
查看更多>>
请选择打赏类型
¥0.01
¥1
¥365
¥188
¥99.99
¥66.6
¥52
¥6.66
¥6
赏赞

分享:

微信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蝙蝠与雷达》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链接地址:https://www.hetongbase.com//index/article/detail/detail_id/61542.html

相关内容
    热门推荐
    • 本周热门
    • 本月热门
        二维码

        微信订阅号

        联系客服